IGO世界粮油展
International Grain and Oil Exhibition
2021.6.24-26
广州·广交会展馆
THE GLOBAL PLATFORM FOR PROFESSIONALS IN THE HEALTH INDUSTRY
新华社长沙11月2日电(记者白田田、周勉)11月2日,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清竹村,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大关,其中晚稻品种为第三代杂交水稻。
在今年疫情和灾情的多重冲击下,这样的测产结果来之不易,具有很高的“含金量”。测产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说:“看到一大片稻子长得这么整齐、这么诱人,大家都在称赞,也为袁隆平团队的创新成果感到骄傲。”
2日上午,位于清竹村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叁优一号”试验示范基地,绵绵阴雨没有挡住人们收获的热情。3个地块同时开始机械收割,来自全国各地的10多位院士、专家在现场参与了测产。
经测产专家组评定,晚稻品种“叁优一号”亩产为911.7公斤。在此之前,同一基地种植的早稻品种亩产为619.06公斤。这意味着双季亩产达到1530.76公斤,实现了“1500公斤高产攻关”的目标。
位于长沙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90岁的袁隆平院士与测产现场进行了5G视频连线。袁隆平说:“3000斤意味着离‘禾下乘凉梦’更近了一步。”
据了解,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被袁隆平看作是突破亩产“天花板”的关键。专家认为,第三代杂交水稻的“基因强大”,具有高产、抗病、抗寒、抗倒等特点。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玉烛说,今年南方水稻产区遭遇极端低温寡照天气,第三代杂交水稻品种表现相对稳定,经受住了考验。
请进入微信公众号
IGO世界粮油展
阅读更精彩!
--- end ---
受疫情影响,面对面商务沟通受阻。IGO世界粮油展特别推出“IGO世界粮油展云矩阵”,帮助中国品牌商和厂家,开拓国际市场,增加品牌知名度、提高品牌竞争力。
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上,IGO世界粮油展将继续致力于搭建连接中外粮油产业专业人士交流的平台,促进国际合作,引领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助力中国粮油行业在世界舞台再上一个新台阶。
如此多的线上推广方案,总有你需要的,心动不如行动,赶快行动起来,抢占疫情之后的新商机!